北大博主对话上野千鹤子被骂惨,恰是东亚女性被束缚的一生
女性的自由
她曾经在东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为女性呼吁而震惊全日本,其出版的多本书籍都成为了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
因为东亚文化的相似性,她的作品与也在国内成为一两代代人的启蒙之作。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上野千鹤子,我可以把她类比为日本的李银河老师。
两位都是毕业于一流名校的社会学博士,是在本国开女性主义、性学研究领域先河的大咖,也非常善于运用媒体来参与社会表达。
她曾经出版过一本经典之作《厌女》。在书中,她提到,所有人都有厌女症,男人表现在蔑视女性,女人则表现在自我厌恶。
这是社会学的下属分支学科,也是许多跨学科的重点关注领域,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女性主义运动浪潮,此后进入大学学术研究范围。西学东传之后,很多人将此译为「女性研究」,在日本译为「女性学」。
女性学,顾名思义,研究女性,从核心的母女关系、父女关系、女性价值、性别平等、性、情色、恋爱、婚姻、生育等等,可以说是贯穿了女性一生的重要议题。
女性学是从男性幻想中解脱出来,是在男女二元制性别秩序中、男权社会中,女性对自己的自主性重新发现。
换句话说,身为女性,你要先研究自己,才能知道生存于这个社会,你是谁、你应该是谁、你希望是谁。
在女性学出现之前,无论是现实中的女性,还是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中的女性,「都来自于男性的幻想——女人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希望她是什么」。女性学是从男性幻想中解脱出来,是在男女二元制性别秩序中、男权社会中,女性对自己的自主性重新发现。
跟全嘻嘻的相同的是,铃木良美也是一位高知女性,但不同之处则更大些,或者说更为坦诚。
她复杂性更甚。
出身中产精英家庭的她,父母是大学教授和翻译家,母亲是一名儿童文化研究学者,曾经还被派往英国BBC工作,全家旅居英国。
她从小读昂贵的日本私立学校,大学考入名校庆应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东京大学。
一路名校出身的她,却选择了在高中去当原味少女,在大学时从陪酒到成为AV女优,世界分为了两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一边是拍摄AV的女优,一边读着鲍德里亚的顶尖名校精英。
正如她后来出版成书的硕士论文题目所显示的:《“AV女演员”的社会学》,一种在两个矛盾身份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正如她自己的人生那般。
她毕业后先是前往日本最好的媒体之一当财经记者,后来放弃做全职作家。而在此时,她的身份被曝光,一位高知的精英女性竟然拍摄了上百部AV的新闻,在全日本掀起了吃瓜的狂欢。
今年6月,铃木凉美凭借作品《资优》入围了日本最高文学奖之一的芥川奖候选人提名,她复杂的身份又多了一层天才女作家。
铃木确实聪明又困惑,对自己的人生随意又谨慎,一如对自己的母亲又爱又恨。
女性与女性的挣扎,往往最常体现在与母亲的关系里,在铃木身上更是如此:
「我确实是想通过做他们最讨厌、最不可能理解的事情来摸清母亲爱和理解的极限。」
在母亲生病去世的那一年,铃木也就停止了自己的AV生涯。她发现,母亲一离开这个世界,夜班的吸引力和她置身于夜世界的意义都立刻打了对折。
与母亲自始至终没有进行过触及各自人生态度核心的对话的上野女士也不禁想象:
如果自己有一个与自己无比亲近的聪慧女儿,如果她会毫不留情地剜起我的矛盾、我的模棱两可、我的局限与狡猾……她又会如何描述我呢?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呢?
「女儿是母亲最激烈的批判者。」她这样写道。
母女的关系不仅受到母亲能力的影响,也与女儿自身的能力息息相关。
在许多被母亲用巨大的爱与智慧牢牢捆住的女儿中,最能犀利看穿母亲“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是女儿,被这些矛盾所捉弄的也是女儿。
有一个聪慧的母亲当然是幸运的。她能看透女儿的心思,将女儿逼入绝境,借此磨练她的自我。一个大人倾其一生与你面对面,这也是无比珍贵的馈赠。
但聪慧的母亲也是孩子的烦恼呀。
时刻了解孩子的全部,孩子失去了喘息的空间,仿佛透明人。然而孩子长大成人的标志,不就是等于内心怀揣了父母不了解的阴暗面吗?
然而,认知母女关系从不是要为母亲上更高的枷锁,两代女性的对话,更希望能探讨,母亲和女儿在社会结构下面对的终身困境。
这也是女性主义最为重要的话题——
当全职妈妈还是事业女性是女性的自主选择吗?还是权力外化给女性,让其以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呢?反倒是为女性带来的新枷锁呢?
比如铃木的母亲也在生孩子后选择成为了全职妈妈,兼职做儿童研究人员,只能把一切希望都投射在孩子身上。
对于每个女性来说,只有了解女性学,研究自己,我们才能知道生存于这个社会,逃脱于男性凝视外,你是谁、你应该是谁、你希望是谁。
看完这本书,出现在我脑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我们的性别教育太受限了,大多数针对女孩的都是「保护性」教育,因为这种保护性涉及到的大多数是生理,因此在性别教育中我们很少涉及社会性的探讨,即在保护性措施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
这种受限还体现在随着孩子进入大学,性别教育就停止了,不再有家长(主要是母亲)跟她们持续沟通和探讨此后十年人生她们将会遭遇的重要人生选择:
是否结婚、是否生育、是否能够平衡婚育之后的人生?
这些事情绝对是比考试、申请更让女性受挫和困惑的议题。
尽管那时女儿已经二十五或三十五岁,已经是生理意义上的成年人,却没有人能帮她们好好认清,身为女性的自己,如何才能在没有标准答案的重要选择中找到正确的。
而若母女之间存在沟通和探讨,催婚催育则很可能不存在。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李银河老师的微博下面看看,成千上万人对自己女性身份所遭遇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感到困惑,她们像「朝圣」一样齐齐出现在李银河老师的微博评论中,希望找到关于自身的灵丹妙药。
我想对于母亲来说,若我们能从女性主义认知自己,也会减轻许多焦虑:
很多困境并不是我们独有的,而是社会系统性束缚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尤其是在东亚,尤为严重。
■57岁阿姨离家自驾出游上了热搜,我也想做回我自己。
在看到日本两位成熟女性在探讨女性困惑和成长时,我根本停止不住地在对比,对比书中她们谈论的世界和母亲、我和女儿身处的现实世界。
尤其是这次全嘻嘻的采访里,更让我看到一个北大精英女性对于女性主义的天然排斥、不信任。
试问,我们的女孩子们,在当下的社会中,如何才能破除关于自身的重重困惑,通向女性最终的自我、独立与自由?
只能长叹一声,先买这本书看看吧。
#谷雨本周活动